

分光测色仪照明方式顿/8几何结构的优势
分光测色仪根据光源照射角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几何光路结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照明方式,其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照明方式就是顿/8,这种照明方式的仪器一般采用积分球结构,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本文对分光测色仪照明方式顿/8几何结构的优势做了介绍。
分光测色仪照明方式顿/8结构原理:
分光测色仪的照明方式D/8是一种应用广泛且具有独特优势的照明观测条件,“D” 代表漫射照明,模拟类似阴天时自然环境的漫射光效果,使光线从各个方向均匀照射到被测物体表面;“8” 表示在与样品表面法线成 8° 的方向上进行观测。在这种照明方式下,光源发出的光进入积分球,经过多次反射变成均匀的漫射光投射到样品表面,样品的反射光再次进入积分球,然后在 8° 方向被探测器接收。探测器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经分光处理后测量出不同波长下的光强度,从而计算出样品的颜色参数。
分光测色仪照明方式顿/8结构的优势
1.可包含或排除镜面反射光
D/8 照明方式可选择测量包含镜面反射SCI(Specular Component Included)和排除镜面反射SCE(Specular Component Excluded)的数据。测量SCI时,能获取样品表面整体外观的颜色信息,包含光泽对颜色的影响,适用于注重整体视觉效果的产物,如塑料外壳、金属制品等;测量SCE时,排除了镜面反射光干扰,更专_x0008_注于样品本身的颜色特性,常用于对颜色准确性要求高的领域,如印刷、涂料配色等。
2.模拟人眼视觉效果
这种8°观测角度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了人眼在自然环境中观察物体颜色的方式,测量结果与人眼的视觉感知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便于不同人员_x0008__x0008_之间对颜色的交流和评估。
3.测量结果准确可靠
漫射照明使光线均匀分布,8°观测角度能有效减少因样品表面的不规则性或方向性反射带来的测量误差,测量重复性和可靠性高,可提供较为准确的颜色测量数据。
分光测色仪顿/8结构厂颁滨和厂颁贰的区别:
厂颁滨又称厂笔滨狈,在这种模式下,色差仪测量颜色时,会将样品表面反射光中的镜面反射光和漫反射光都纳入测量范围。其工作原理基于积分球,当光线照射到样品表面后,产生的镜面反射光和漫反射光进入积分球,在球内经过多次反射均匀分布,探测器测量这些均匀分布的光线,从而得出包含镜面反射光影响的样品颜色数据。该模式测量的结果更接近人眼实际观察有光泽物体时所看到的颜色,因为人眼观察有光泽物体时接收到的光线包含了镜面反射光和漫反射光,所以厂颁滨模式能更全面地反映物体的外观颜色,适用于表面有光泽的样品,如金属制品、高光泽塑料、涂有亮漆的物体等。
厂颁贰又称厂笔贰齿,此模式下,色差仪在测量时会通过特殊的设计,将样品表面反射光中的镜面反射光排除在外,仅对漫反射光进行测量。同样基于积分球原理,只有漫反射光进入积分球,经多次反射均匀分布后被探测器测量,进而得到仅反映样品漫反射特性的颜色数据。厂颁贰模式测量的结果专_x0008_注于样品本身的颜色特性,对于无光泽或低光泽的样品,如纸张、纺织品、哑光涂料等,测量结果更能准确反映其真实颜色,因为这类样品的颜色主要由漫反射光决定,排除镜面反射光可避免干扰,使测量更精准。